7年突破600亿美元 饱受争议的USDT是最强稳定币?

每当加密资产市场行情陷入低迷,社区总会产生一些针对 Tether 公司的质疑之声,包括 USDt 的随意增发、价格波动或有暴雷风险等等。然而 Tether 公司自 2014 年推出基于美元的加密资产 USDt 以来已经过去七年时间,目前 USDt 的总市值已经达到了 642.5 亿美元,使其在稳定币板块占比依然稳居第一。

加密资产

数据来源:TheBlockCrypto

为什么经常看到 Tether 与 USDt 相关的负面消息,但 USDt 依旧是流动性最强的稳定币呢?在此之前,我们先对 USDt 的负面言论进行逐一分析。

USDt 随意增发?

USDt 与美元是 1:1 承兑,也就是每增发 1 USDt,Tether 就需要在相应账户中存入 1 美元的资产。USDt 作为加密资产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桥梁,其增发逻辑在本质上属于被动性增发。比如在市场行情火热时,机构投资者向 Tether 公司转账一定的美元以增持某些数字资产,而 Tether 公司才会增发等量的 USDt 转账到对方的地址当中。还有一种情况是在 USDt 发生链转移时,比如根据交易所的要求需要将 OMNI 上的 USDt 转移到 ERC20 的地址上,由于 ERC20 上突然增加一笔 USDt 的增发,也容易让对 USDt 了解不深的社区成员产生误解。

在 2021 年上半年,加密资产市场行情火热,也促进了投资者对于 USDt 的需求。USDt 从 2021 年 1 月 1 日总市值 211.11 亿美金一路增长,截至到 5 月份其总市值便超过了 600 亿美金。但是自从行情开始出现低迷后,USDt 也因为市场需求的下跌,没有持续增发。相反,在行情低迷、投资者入场热情不高的情况下,某些其他稳定币的发行却在逆势上涨,是不是更不符合逻辑呢?

Tether 公司“暴雷“?

“暴雷”是一个金融术语,一般指公司因为诸多原因出现无法兑付的情况,进而导致平台倒闭,投资者受损。加密社区对 Tether 公司的“暴雷”风险更多的是特指 USDt 的承兑问题,即 Tether 是否有充足的资金能够承受 USDt 的兑换。

加密资产

数据来源 https://tether.to/

2021 年 5 月份,Tether 公司披露了其储备明细。截至 2021 年 3 月 31 日,Tether 公司持有的储备资产包含了 75.8% 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、24.2% 信托存款,100% 支持 USDt 的兑换。并且,Tether 的官网上将储备金明细进行了公布且每日进行更新,任何人都可以进行查看。

USDt 价格不稳定?

USDt 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在于加密资产市场的交易,而后者由于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,也会影响投资者对与 USDt 的需求。在通常情况下,USDt 与美元的兑换比率上下会波动 1% 左右,这属于正常情况。而在类似“94”、“312”、“519”等极端情况下,USDt 与美元的兑换比例也会出现大幅度波动,正负溢价甚至超过 10%。

USDt 背后充足的储备金以及长久建立起来的共识,会促进投资者进行套利。就像市场在经历剧烈波动后会回归理性一样,USDt 也会在经历短暂的波动后回归正常。因而这并不是一个问题,相反却是机会难得的套利空间。具体套利方式为:当 USDt 价格低于 1 美元时,可以选择购入 USDt,待价格回归后再兑换为法币;当 USDt 价格高于 1 美元时,可以选择将 USDt 置换为法币或者在 UDSt 交易对市场以折扣价购入数字资产。

USDt 被“黑”的真正原因

综上所述,USDt 存在的风险更多的是被夸大了,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?笔者个人分析背后的原因有多种:1,哗众取宠,阴谋论永远都有市场。自媒体作者为了吸引社区更多的目光,选择通过危言耸听的方式以博取社区的眼球,增加自身的关注度;2,稳定币竞争者的管用套路,通过放大 USDt 的不足,已体现出自己的优势。3,树大招风,USDt 是存在最久且共识度最强的稳定币,因为站在最高处,所以也更加容易受到质疑。就像比特币自诞生之初到现在,一路上也是备受争议。

USDt 自诞生以来已经陪伴加密资产行业走过了大半的旅程,经受住了时间和市场的考验,相对而言 USDt 是加密资产领域最值得信赖的稳定币。长年的用户积累和头部效应正不断促进 USDt 的开疆扩土,在全球加密资产市场,几乎所有具备规模的交易平台都会接纳 USDt,这也包括 Coinbase 为了进一步获取用户流量而于今年 4 月底上线了 USDt 交易对。不仅如此,USDt 凭借安全、便捷以及庞大的用户基础,在国际背景下也具有显著优势,未来将在跨境支付 / 交易、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替代方案等方面探索更多的应用场景。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